一,自然纯朴,不矫揉造作;
二,坚贞不屈,不动摇变节;
三,淡泊名利,不哗众取宠;
四,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
五,深沉定静,心不为物转;
六,厚积薄发,不轻浮骄慢;
七,大智若愚,不胡言乱语。
八,高雅脱俗,不低级趣味;
九,修德养寿,百病不能侵害;
十,乐于奉献,不惜粉身碎骨。
如此石德,浩气如虹。称其为“奇石精神”亦可,是爱石、赏石、藏石之真谛。兹慢慢品味如下:
一,自然纯朴,不矫揉造作
自然界多么美好!自然的东西多么可爱!自然的鬼斧,巧夺天工,不可思议!自然界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人为的一切要成为美的,必须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必须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人为的艺术总难真正超过自然界的造化。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自然的朴实高雅,最能打动人,最令人陶醉,最令人神往;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事都必须避免,一切违背自然的造作都应该抛弃,一切违反自然法则的努力最终都是徒劳的。
天然奇石之珍贵,首推它的自然品性。此一品性,看似极其普通,实则无比珍贵!奇石所有的奇与美,只有建基于它的自然品性之上才有价值。若加工打磨,酸泡凿洞,激光上色,摧毁了奇石的自然美,那就摧毁了奇石的最珍贵的品性和价值!赏石所要达到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高超境界如果离开了奇石的天然品性,就无从谈起。天然奇石是微型的大自然,是微缩的宇宙,是“天”的象征,其中散发出的是最原始纯朴的自然气息,向人们讲述的是最动人离奇的自然故事。。。。;天然奇石,离了自然,夫复何值?!
二,坚贞不屈,不动摇变节
奇石这一珍贵品质,是其他艺术品收藏品所不易具备的。根雕,怕火,怕水,怕虫害;古玩易碎,易损,易被腐蚀;。。。字画更不用说,什么都怕;唯奇石坚贞强硬的品质,不怕这些,甚至不怕火灾,不怕海啸,不怕地震,。。。。
石之坚贞,石之不屈之英雄精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节,古往今来都为人们所崇尚!不忠不孝,贪生怕死,委曲求全,动摇变节,。。。从来为主流文化所不齿。
人们爱石赏石,并非热爱欣赏所有的原石,而是千挑万选,精挑细选。选择的标准很多。其中质地坚硬与否是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质地蓬松的石头,形不成优质的石皮石肤,也不可能光彩照人,易碎易损,是不会有收藏价值的。只有那石质坚硬,石肤光泽,铮铮铁骨般的奇石才会备受青睐,它能轻松承受各种重压和打击,经得起风霜雪雨,雷轰电击,惊涛骇浪,山崩地裂;在江河之中,它们是中流砥柱,在高山之巅,它们是擎天一柱。。。。这和世人崇尚坚贞不屈的道德情操与敬仰崇拜英雄的心理意识是完全一致的。
三,淡泊名利,不哗众取宠
人不为财,天诛地灭;人不为名,天塌地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追名逐利,从来都是凡夫俗子一生的写照。名利名利,利刃陷阱。杀人不见血,毁人于无形!奈何众凡夫,趋之若鹜群。。。。
但古往今来,凡愿超凡脱俗出离欲海俗坑的大丈夫,必愿选择以石为师,与石为友,与石相守。石之高洁,石之淡然,石之甘于寂寞,不事喧哗;石之乐于清贫,不图富贵;石之向道之心,潜修之志,。。。即便在世间遭人百般践踏,道心依然不退;纵使被弃之于荒郊野岭,更加精进修行。。。。如此这般,都是修道人之楷模!
如此这说,并非要人放弃名利,或视名利为洪水猛兽。人皆血肉之躯,吃喝拉撒,养家糊口,都不容易。有名有利并非坏事,为此过于执迷才不可取。若拥有名利而不糊涂,当知此人必非凡流之辈。
四,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
多年玩石者会发现,奇石鲜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作。粗糙其外,金玉其中,倒还常见。越是其中,其石质越好,越是其表,越易风化磨损,受到种种侵害。。。。故知奇石历来坦坦荡荡,本质外露,表里如一,形神一致;少数奇石还能谦虚其表,土屋藏娇,茅屋藏金,更令人敬佩。它们从来不屑于弄虚作假,混淆视听,借以谋取不义之财等小人之举,其品德之高洁,天地可鉴。
天然奇石之高洁反衬我们石界一些人品卑微者,为谋取虚名暴利,绞尽脑汁,不惜一切手段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扰乱奇石市场,其造假手段之“高科技”,所造假石之“高品位”,令人咂舌!其精雕细刻之“大作”,初看令人震撼,看破后则大倒胃口。即便一时未能识破,因其造假已破坏了天然奇石的自然神韵和散发出的纯正的天地精华之气,久观必索然无味,造假之真相迟早也将大白于天下。。。。
害人者必害己,欺世者必被世欺。或迟或早都会“本质大暴露”, 须知苍天有眼,举头神明,因果之报,如影随形,可不慎之!
五,深沉定静,心不为物转
石之定静,无可比拟。一方奇石历经亿万年时代变迁,岁月流转,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直至奇美绝伦,世人见之无不赞叹,歌功颂德,无比的爱惜,珍藏,展示,乃至天价转让,。。它也不会因此忘乎所以,或癫或狂,其内心依然如如不动,定静如初;或因种种原因,身残肢缺,形貌丑陋,遭人冷嘲热讽,厌恶讥嫌,甚至毁谤中伤,它也不会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其内心依旧宁静祥和,定静如初。。。。这是一种“禅”的品格,八风吹不动的定境。我等凡夫,意随境移,心为物转,认贼作父,颠倒梦想,生生世世,随业流转,苦海无边,不知出离。当深自警醒,回心求道,面璧十年,或能略有所成。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沉沉奇石,“皆是法身”!面石而坐,放下“头脑”,倾听自然,融入自然,深入禅定,物我两忘,假以时日,最终必能开启大智慧。。。。
“若能转境,则成如来”, “得、失、毁、誉、称、讥、苦、乐”八风不能动,。。。。如此高深的境界值得我们以石为师,终身为之追寻。
六,厚积薄发,不轻浮骄慢
在自然界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方方奇石或形成于火山熔岩的凝结;或形成于地壳运动的挤压;或形成于江河水流泥沙的常年冲刷,。。。每方上乘的奇石都是它亿万年潜心“修炼”的结果,其中凝聚了多少天地日月之精华,耗费了多少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心血,其中的沧桑和甘苦,只有奇石自己知道。一旦被世人发现,出水出土,才初成正果。但它依旧不骄不躁,心静如水,默默奉献给世人美的享受,德的启迪,禅的智慧,爱的清香。。。。其亿万年厚积之智慧福德,越奉献越增上,越施予越醇美。不似我们有些轻狂之徒,不愿潜心修持,受不了短时寂寞,未经几年风和雨,小荷才露尖尖角,稍有所得,便好为人师,急于向世人卖弄学问,结果往往洋相迭出,贻笑大方。有些人收藏了几方好石,就自以为了不起,轻狂自大,目中无人,对别人指手画脚起来,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
以石为镜,可以知深浅,可以知高低,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面对亿万年修炼过来的“仙石”,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不论赏石修养和心智修炼,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是轻易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路漫漫其修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七,大智若愚,不胡言乱语
“石不能言最可人”,是大家公认的 石品。虽有大智大德,从不张口就夸,逢人便说,虽满腹经论文章,仍旧滋滋求学不止,广纳贤言,博采众长;聚精会气,养精蓄锐。奇石做石 调,入江河之中,则沉入水底,千百年不愿抛头露面;在高山之上,则藏身土中,隐名埋姓,不露头角;一朝出土,又随时滚入谷底,从不与山争高下。。。。
常言道“祸从口出”。出言不逊,出言伤人,出言胡吹。。。皆非君子所为。所谓真人不露相,大隐隐于市;大智者若愚,大勇者若怯;说的都是同一道理。当然,这绝不是要让人三缄其口,当哑巴,充傻子,而是要提倡少说废话,假话,空话,大话,更不说妄言绮语,恶言秽语,多做有益社会,有益他人,有益自身成长的实事。
现在常见一些玩石人,口若悬河,见人就胡吹一通。遇到有人提不同意见,动辄反唇相讥,甚至恶语相加;而有些人则当面不说,背后乱说。。。。。这些为天然奇石所不耻之事,希望我们玩石者也耻于为之。
八,高雅脱俗,不低级趣味
人们爱石,爱其高雅,爱其韵味,爱其品德,爱其大美。天然奇石最可人,是最可让人心平静,安详,愉悦,淡泊名利,超凡脱俗,。。。。。当然,那些钱迷心窍,心智癫狂者,是无法享受这种精神大餐的美味的。
古往今来,爱石赏石藏石的杰出人物,无不与石为友,以石怡情,以石炼性的。历代文人名士道士禅士爱石赏石,取人与自然平等的地位,视山、川、树、石为宇宙一体,在物我两忘相互渗溶的体验中,石不仅是石,它还具有诗的 ,山水的意境,禅的顿悟……奇绝的美石流光溢彩、姿态万千、鬼斧神工、灵韵天成,无一不是经过宇宙风雨雷电、飞沙击浪的洗礼之后所形成的瑰宝,充满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神韵美。欣赏它们,犹如品上一壶好茶,茗香而深邃,益智又增德。。。。
崇石爱石,修德砺志,是石玩的精髓。石友晤对,清茗佐谈;画意禅机,摩挲把玩;琴音诗韵,哲思清发;神游其间,飘然若仙,不醉自醉....
爱石爱到如此境界,能不脱离低级趣味么?!
九,修德养寿,百病不能侵害
人们喜爱奇石,收藏奇石,其中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奇石恒久远,一方永留传”。这是奇石和其他艺术收藏品比对的又一个优势。每方天然奇石,不但已经寿比南山,而且未来之寿命仍然无可计算。人们常说,人拥有的一切犹如一字后面的零,健康的寿命是零前面的一,若无长寿,后面的零再多也毫无意义。此喻揭示了人们心中一个最深的不安,即生死无常,生命短暂是人生幸福的 威胁!因此,每个人的潜意识都在孜孜以求人生这一 难题的解决.
奇石之所以能够有恒久寿命,在于其定静的心态,在于其善养宇宙浩然之气,在于其知足常乐,在于其淡薄名利,在于其随顺自然规律,在于其不空耗精力于好勇斗狠而常采天地日月之精华。。。。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此才是真正的健康长寿之道。奇石是人们心中长生不老的一个偶像,一个寄托,一个目标。其以德养身健身之道,对人们追求长寿健康,极具教育意义。按照宗教的观点,人的灵性是不死的,人的无量寿是可以达到的,只不过不是肉身这具“臭皮囊”。只要我们按照宇宙运行的规律,潜心修持,是可能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福寿绵绵的恒久境界的。。。。。。
十,乐于奉献,不惜粉身碎骨
人们多知石之纯朴,石之美观,石之坚贞。。。而石之奉献精神,则鲜为人知。君不见古往今来,从小乡村到大都市,铺路架桥,立庙盖房,园林山水建设,。。。。哪一样离得开石之奉献,石之付出?!尤其那些极具收藏价值的奇石,也不知有多少不计名利,不计身份,低调于自己的“生命”的存在,一同加入了建设大军之中,甘当“铺路石”,“垫脚石”、“奠基石”。。。。。它们和其他普通的石头一样,毫无怨言,自甘寂寞,甚至不惜粉身碎骨,无私奉献在社会需要的各方各面,其默默奉献之功德无边无量。。。。。
我们爱石藏石,就是要学习石奇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主旋律,唱响石德歌。对石界存在的各种阴暗负面的现象,予以无情的揭露;对乐于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维护石界和谐繁荣的人和事大力推崇弘扬。。。。。
奇石大智,堪为人师;奇石大德,堪为楷模!有浩然正气,无小人作祟;有阳光照彻,无黑暗藏身;让我们携起手来,向自然学习,向奇石学习,做有德人,正直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高雅志向的人。。。。。
奇石之德,远不止这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辈虽不能至行,然心向往之,亦善莫大焉。此聊举自己感受较深的十条略加品述,抛砖引玉,希望藉此能对人们探求和宏展奇石的高尚情操,对石界精神文明的进步有所裨益。
这正是:
以石为镜,可以开智慧;
以石为训,可以增定力;
以石为友,可养平等心;
以石为师,可以成大器。
奇石是我师,我是奇石友,
奇石有智慧,赏悟能安祥。
奇石品德高,堪为大楷模,
奇石最可人,相伴不嫌长。